永丰县城镇化建设再发力
2018-01-09
3543
今年以来,江西省永丰县站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上再发力,投入资金35.82亿元,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3个,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.2个百分点,达到44.3%;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近1公里,达到11平方公里,人口超10万人。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,互动发展,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、城镇联动、惠及百姓、具有永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,城镇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、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。
为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吉泰经济走廊建设,该县按照“大气、特色、朴实、实用”的要求,咬定建设15平方公里、15万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8个中心城镇、12个一般城镇的发展目标,突出以中心城区和佐龙新区、滨江新区、桥南工业新区为主体,以坑田和沿陂两镇为两翼,形成以抚吉高速公路为横轴,永龙公路为纵轴,合理布局城镇密集区和产业密集区,把永丰建设成为生产力布局合理、产业特色鲜明、基础设施共享、公共服务一体的新型城镇,城镇组合群已呼之欲出。
近年来,该县围绕“一江两岸、三桥四区”的县城总体发展格局,投入资金逾100亿元,滚动推进城镇基础性重大项目多达百个,大力实施“西扩南进、完善老城、打造新城”的城市发展战略,快速拓展城市空间,大力推进新城建设、旧城改造,实现城市增“胖”,旧城换“面”。今年,该县围绕“佐龙新区、滨江新区、桥南工业新区、老城区、民生保障、小城镇”建设等 “六大工程”,力争完成重点城建资金23.12亿元, 推进城区12个专项规划编制,实施4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增强城市承载能力。同时,围绕城镇发展目标,明确各乡镇的发展方向,藤田、龙冈、沙溪瞄准建设省级百强城镇,石马、古县等10多个乡镇都在奔着万人以上的城镇发力急进,一批以绿色产业型、商贸集散型、旅游景点型、交通枢纽型等为依托和支撑的中心镇蓬勃兴起,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,构建永丰城镇发展新格局。1—4月,全县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,投资1.89亿元,同比增长26.2%,乡镇财力、垃圾处理率、集中供水率、绿地率等指标大幅提升。
新型城镇化没有产业支撑,仅仅停留在建制城镇化和城市规模扩张,只会导致城镇的“空心化”。为推动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,该县围绕“做大总量、加快集聚”目标,发挥自身比较优势,确定主导产业,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,在传统产业优势中筛选优势品牌,着力把工业园“一园三区”建成省级工业园,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,创建一批工业聚集和新兴产业示范区,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和城乡商贸服务业发展。如今,该县已形成了碳酸钙、有色金属、医药、绿色食品、物流等“五大产业”,经济总量占园区比重已达到80%以上,这些优势明显、竞争力强的产业就像引擎一样,拉动县域经济乘上“动车组”,增强吸纳人口和就业能力,促进人口向县城及圩镇转移。该县还从统筹城乡,解决“三农”问题、善待农民、富裕农民做起,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扶持和转移机制,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、农村清洁工程、垃圾处理工程、移民扶贫工程、沼气池建设工程、安全饮水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,高标准建设了坑田张家村,佐龙范家村、罗铺新村,瑶田梁坊桥村等400多个新农村试点村,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35个,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家,“洗脚”上岸的农民就在县内的碳酸钙、医药、绿色食品等企业打工,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进城买房,享受城镇居民各种保障的同时,农民住在城镇里,还不耽误回村干农活。目前,城镇化率年均提高逾2%,年转移农民2万多人。
为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吉泰经济走廊建设,该县按照“大气、特色、朴实、实用”的要求,咬定建设15平方公里、15万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8个中心城镇、12个一般城镇的发展目标,突出以中心城区和佐龙新区、滨江新区、桥南工业新区为主体,以坑田和沿陂两镇为两翼,形成以抚吉高速公路为横轴,永龙公路为纵轴,合理布局城镇密集区和产业密集区,把永丰建设成为生产力布局合理、产业特色鲜明、基础设施共享、公共服务一体的新型城镇,城镇组合群已呼之欲出。
近年来,该县围绕“一江两岸、三桥四区”的县城总体发展格局,投入资金逾100亿元,滚动推进城镇基础性重大项目多达百个,大力实施“西扩南进、完善老城、打造新城”的城市发展战略,快速拓展城市空间,大力推进新城建设、旧城改造,实现城市增“胖”,旧城换“面”。今年,该县围绕“佐龙新区、滨江新区、桥南工业新区、老城区、民生保障、小城镇”建设等 “六大工程”,力争完成重点城建资金23.12亿元, 推进城区12个专项规划编制,实施4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增强城市承载能力。同时,围绕城镇发展目标,明确各乡镇的发展方向,藤田、龙冈、沙溪瞄准建设省级百强城镇,石马、古县等10多个乡镇都在奔着万人以上的城镇发力急进,一批以绿色产业型、商贸集散型、旅游景点型、交通枢纽型等为依托和支撑的中心镇蓬勃兴起,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,构建永丰城镇发展新格局。1—4月,全县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,投资1.89亿元,同比增长26.2%,乡镇财力、垃圾处理率、集中供水率、绿地率等指标大幅提升。
新型城镇化没有产业支撑,仅仅停留在建制城镇化和城市规模扩张,只会导致城镇的“空心化”。为推动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,该县围绕“做大总量、加快集聚”目标,发挥自身比较优势,确定主导产业,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,在传统产业优势中筛选优势品牌,着力把工业园“一园三区”建成省级工业园,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,创建一批工业聚集和新兴产业示范区,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和城乡商贸服务业发展。如今,该县已形成了碳酸钙、有色金属、医药、绿色食品、物流等“五大产业”,经济总量占园区比重已达到80%以上,这些优势明显、竞争力强的产业就像引擎一样,拉动县域经济乘上“动车组”,增强吸纳人口和就业能力,促进人口向县城及圩镇转移。该县还从统筹城乡,解决“三农”问题、善待农民、富裕农民做起,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扶持和转移机制,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、农村清洁工程、垃圾处理工程、移民扶贫工程、沼气池建设工程、安全饮水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,高标准建设了坑田张家村,佐龙范家村、罗铺新村,瑶田梁坊桥村等400多个新农村试点村,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35个,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家,“洗脚”上岸的农民就在县内的碳酸钙、医药、绿色食品等企业打工,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进城买房,享受城镇居民各种保障的同时,农民住在城镇里,还不耽误回村干农活。目前,城镇化率年均提高逾2%,年转移农民2万多人。